其他EntertainmentExclusiveLife

運筆一生  從筆墨紙硯悟人生大義

文/陳可昕 圖/洪啟義提供

竹筆書法-草書中堂五言詩 金門母親河–浯江溪(中)
           浯江映明月、一溪萬古流,
           紫陽幸過化、燕南朗書聲。

書法大師洪啟義為兩岸名書法家,享有「中華當代篆隸能手」之美譽,其力透紙背的筆觸和直抒胸臆的字句,無一不在體現書法的精妙絕倫,洪啟義醉心於書法、潛心於篆隸,更憂心於傳承。

  書法大師洪啟義出身金門,雖地處偏鄉缺乏師資,卻仍砥礪前行,直至一九八三年來台工作,始知書法天地之廣,其深受「隸書」蠶頭雁尾的莊重字體所吸引,從茲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學書首要繼之有恆,最忌諱心有旁鶩,其次擇與性向相符之書體,後從良師、受點撥,同時博臨群帖、擷取精華,而練字如練功,亦須摒除雜念、凝神運氣,方能學有所成。

洪啟義大師墨寶 正氣歌(篆書)-三十二連屏

日雕月琢  淬鍊中華文化瑰寶

  一九九五年二○○一年間,陷入書法瓶頸難以突破的洪啟義並未畫地自限,並將危機視作轉機,投入不同領域的思維,改寫散文,與書法雙向並進,更從中體悟到書法與中華優質詩聯古文學乃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之美學,遂附庸風雅以提升個人的書學涵養。

  洪啟義憑藉著「摸石子過河」、「卒子過河只有梭」的拚勁,力求精進,完成了《銘浯齋隨筆》一冊、《銘浯齋續筆》十冊、《古今中外雋語錄》四冊、《藥師琉璃光本願功德經》一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冊、《阿彌陀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合冊,期能以書法弘揚佛法,也為名人雅士作「嵌名聯」,成果豐碩,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挑戰自我  成就書法的斜槓人生

  晚年時,洪啟義受姜培坤老師的鼓勵而另闢蹊徑,決心挑戰「竹筆書法」,且因行將失傳,在此危機意識下,洪啟義肩負起傳承的重任,致力於研究與精進,不僅為自己的學書生涯增添了一筆濃墨重彩,亦於書法界中獨樹一幟。

  竹筆在外觀上和一般毛筆幾乎無異,其具有高抗張強度,卻比兔毫、狼毫等天然纖維更易斷裂,故書寫起來彈性稍弱,壽命也較毛筆短,極難駕馭,需有相當之功力基礎,才能駕輕就熟,非一般人所能勝任。竹筆書法線條瘦勁有力,予人萬馬奔騰之勢、筆力萬鈞之重、逸湍飛白之妙,更有渾融樸拙之趣、老樹枯藤之勁,可達杜甫論書:「書貴瘦硬方通神」之旨趣,惟有深入其境,始能體悟竹筆書法之靈氣。

洪啟義大師於2008年受邀返鄉,舉辦個展與捐贈書法作品予金門文化局

鞠躬盡瘁  以守護書法藝術國粹為志業

  書法是中華文化的精隨,不僅美化人生,更能提升人的素質涵養,洪啟義認為,書法的素材應源於自身的文學內涵,故博覽群書、充實自我是將書法臻至化境的不二法門,而其書法風格,承書法大家呂世宜、肇建民國功勳吳稚暉先生以及啟蒙老師謝宗安先生之遺緒,呈現具韌性的生命力、飛逸的靈動感、完美的篇幅布局。書法更改變了他的人生哲理修為,凡忠、孝、仁、愛與為人處世之道無一不包含其中。

  中華文字博大精深,應溯源於造字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書的意涵,而書法由最初的文化傳播,昇華至藝術表現,非為單純的書寫工具,而是具有靈魂的文字表徵。

  近代,西方科技東漸,求新求速為其鵠的,對中華文字運用造成莫大衝擊,對此洪啟義表示,不應受西方科技影響,而妄自菲薄,維護先民之智慧結晶,實為吾輩無可推卸之責。書法的實用性與藝術性在歷史上佔有無可取代之地位,日、韓等國尚且對華人書法極為重視,故期許國人莫要放棄此文化瑰寶,共同維護傳統優良文化。

洪啟義大師為教育部所撰之對聯「教育提升民族素質 文化鞏固國家根基」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