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ocietyTechGeneralEconomicsMedical

簡又新推廣ESG 用真實故事敲醒人心

文・攝影/戴安瑋

走進位於南京東路五段的台灣能源永續基金會,放眼望去,一個個辦公室,坐滿了年輕人,洋溢著青春活力。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步伐穩健地走進會議室,如老友般親切地和大家握手寒暄。溫文儒雅的他在訪談中,說出兩個讓人驚訝不已的真實故事。

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圖/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提供)

第一個故事是位於非洲中部內陸的查德共和國,該國原本擁有全世界第五大的淡水湖,但在過去一甲子,因氣候變遷而逐漸乾枯,土壤露出,幾乎雜草不生。查德的淡水湖,曾比洞庭湖、太湖大,面積約是2/3的台灣,但60年來只剩5%;當淡水湖乾枯,漁民生活困難,農民開始搶水搶地,這一連串的問題,因乾旱問題持續惡化,而讓查德變得很慘。他說,這是個因為氣候變遷,以致地形地貌改變的經典真事故事。

第二個故事是2021年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簡稱:COP26)召開期間,台灣在太平洋的友邦──吐瓦魯外交部長,站在淹及膝蓋的海水裡,對大會發出沉痛呼籲,要聯合國注意地球溫度若上升逾1.5度,海平面將上升進而有淹沒吐瓦魯的滅國危機。

工業革命 加速溫室氣體排放

工業革命後,人類製造、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導致地球暖化,氣候遽烈變遷等嚴重問題,不得不引起世界各國關切。聯合國於1992年開始面對此問題,但開始時處理的速度不快,直到聯合國做了6次科學報告,確認許多自然災害、疾病百分之百是氣候變遷造成後,才加快處理腳步。

簡又新因擔任過環保署長、交通部長,全台走透透時,看到環境保護不足問題而有深刻體認。他主張氣候變遷帶來的各種危機須從國際著手,大家一起來解決;氣候變遷不是一個國家、一間公司、一個人可以解決的,這是地球問題,大家要一起合作,不能置身事外。

開始倡議 感受孤獨行

台灣也是氣候變遷的「貢獻者」。簡又新表示,台灣排了很多二氧化碳,更須做減少地球繼續暖化這件事,但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以致台灣有一段時間消息比較落後,令他覺得事態嚴重。2007年他成立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目標鎖定促進台灣對氣候變遷、能源永續的瞭解,並致力於加速台灣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非政府組織(NGO),希望喚起台灣民眾、企業、政府,大家一起來做。「剛開始的倡議,真的是孤獨行。」他說。

簡又新擔任環保署長時,視察台灣環境遭污染的情形:大量垃圾任意丟棄於淡水河畔。(圖/戴安瑋翻拍)

氣候變遷引發的種種問題,令各國思考要如何減少自然災害,要減少自然災害,人類生活型態就要大轉型,就需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這是非常困難達成的,須從政府先著手改變,法律觀念更要改變,人民意識及知識也要改變,這必須有人推廣、倡議,讓大家了解。

人類生活型態的大轉型,包括能源轉型、社會轉型、生活轉型,這些都須要腦袋跟著轉才行,頭腦轉行為才會改變,才會產生行動力。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要推動的是全民運動,從立法、教育、倡議上著手,由政府、企業到人民全部一起走。

先慢後快 台灣跟上世界腳步

台灣要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呢?簡又新表示,剛開始台灣轉得很慢,現在台灣轉得很快,2021年時蔡英文總統宣示要於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2022年國發會通過2050年淨零轉型,今年法律跟上,立法院三讀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台灣只用了2到3年時間,一系列完成宣示、立法,這腳步其實很快,台灣現已是第18個國家立法,支持淨零排除的。

今年2月15日正式公告《氣候變遷因應法》後,很多人因此產生「碳焦慮」,因為很多人搞不清楚碳盤查、碳匯等全世界關注的問題,接著又有碳關稅的課徵,大家的貿易壓力愈來愈大,以致台灣企業都在努力適應此世界潮流趨勢。

回想來時路 辛苦中有笑意

「16年前我們是以企業為主為倡議對象,國家把資源、人力都投注予企業,企業就必須國際化。」由於鴻海、台積電每年的預算,都比中央政府總預算還大;營業額大,菁英也多,所以基金會起步時,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會去倡議。

簡又新笑了一下指出,他以前在政府工作,因有公權力,推動議題或計畫時很容易,後來沒在政府服,就想到沒有棍子還有蘿蔔,只要用正向鼓勵的方式,即可帶動社會風氣及風潮,所以舉辦很多永續相關的獎項。根據統計,已有500多家企業參與。

500多個企業,在台灣是小數字,但營業額加起來就是大數字,裡面可是有上市櫃公司,市值達76%;若再計算這500多家企業的營業額,高達36兆元,相當可觀。這些企業一動,其中下游廠商就全部會跟著動,「台灣的企業算起來是全世界動得還不錯的。」

2021年9月2日,「台灣淨零行動聯盟」成立大會。(圖/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提供)

道瓊永續指標 成台灣驕傲

美國有一個指標,叫道瓊永續指標,該指標是華爾街每天做生意需要參考的,「這是真槍實彈的,企業要好才會被邀請參加道瓊永續指標。去年台灣企業進去此指標的家數世界排名第三,僅輸第一名的美國,第二名的日本,但比英、德、法都強;以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人口數、公司數,能排第三名是不可思議的。」

台灣經濟在世界排名約為第20、21名,但企業在道瓊永續指標上,能跑到前三名,表示台灣是真的有成績;我們有一批最好的領先群,希望這些領先群以大帶小,把全台灣一起帶上來。

鎖定大學提倡議 醫院迴響意外熱

大專院校是真正影響社會知識的來源,於是簡又新開始推動大學的永續發展倡議,親自跑了5、6年,跟大學校長簽永續發展倡議協定,截至目前為止,共計簽了52所大學,包括台、清、交、成等學校,雖然只佔全台大學的1/3,但影響學生數量就多了。最近大學的永續發展腳步加快,有的甚至設立永續長並由副校長兼任,代表很關心氣候變遷議題,也將帶動學校轉變。

「3月我們開始針對醫院推動放永續發展。意外的是,醫院迴響比學校、企業大,應是社會風氣已形成。」簡又新回想16年前,他率領基金會成員開始做企業時,很少人講氣候變遷的危害,人家會說小小的基金會為什麼要推動地球永續?現到了醫院就不一樣,大家都非常重視。

從今年3月到6月才3個多月,基金會共計簽了23所醫院,包括新光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亞東醫院外,長庚醫院體系一口氣簽了9家,令他非常感動。之後又與台北市聯合醫院簽約,與高雄榮總、台中榮總簽約時,中榮還舉辦共識營,約有187位二級以上的主管全部參加;另外與光田等多家大型醫院簽約,也在計畫之中。台灣的醫療院所,已把地球永續當成重要議題。

雙重打擊 醫院需思考因應對策

「去年台灣嬰兒出生少(僅13萬名新生兒),但死亡率竟比韓國、日本都還高,這是非常不好的現象,我們要檢討出了什麼問題!少就算了還死亡率高,這對醫院而言是雙重打擊。」

例如英國的公益社福制度做得不錯,小孩生病發燒時,公益醫師會到府看診,到府看診可拿10英鎊,但來的多是印度裔醫生,不是白人醫生;印度裔醫生來了,跟著菲律賓裔醫生來了,這代表國家制度出問題,可能是醫生人數不夠,也可能是醫生工作太辛苦,白人醫生不幹了,這時醫院就要考慮這個問題。

如何把醫院治理好,醫師和護士的福利及工作時間、精神壓力太大等等,都要想辦法解決,就是公司治理的概念。健全的財務自然是醫院治理重要的一環,醫院治理也必須跟利害關係人,包括政府、醫生、護士等維繫好關係,才能知道長期風險以及短期風險是什麼。

50度高溫 什麼疾病都會出來

地球溫度升高後環境改變,以前沒有的疾病,現在都可能發生。印度最近氣溫高達50度,未來要怎麼因應、如何應付地球溫度上升,因而產生很多新的疾病,醫院都要事先做好準備。

簡又新說,2003年南歐發生大熱浪,死了兩萬多人,再次發生熱浪的死亡人數就降低許多,「當溫度高時,護士如何照護老人,醫院的回應方案,以及政府請百貨公司、超商開放,讓民眾進入吹冷氣,都是應變之道。」高溫造成的死亡數可能比傳染病還多,聯合國因此重視氣候變遷所引起的醫療問題、健康問題、新的疾病問題。

以前每年夏天在高雄、屏東發生的登革熱疫情,也因氣溫升高問題而往北跑,有的病媒蚊還飛進高鐵車廂,跟著高鐵北上。這是以前不曾發生的狀況,都須想辦法解決。

簡又新(左)肯定有故事執行長邱文通(右)醫學ESG的理念。

節能減碳 醫院重中之重

全世界醫療體系產生的溫室氣體,平均佔比達4.4%,台灣是4.6 %,美國更高是7.6%。乍看之下,4.4 %沒有什麼稀奇,不過如果相較航空業的飛機每天繞著地球飛來飛去,一年產生的溫室氣體僅佔3%,輪船也只產生3%。

若再以服務業的用電量來看,台灣用電量第一名是醫院,占16%,第二名是交通事業,約14%,醫院用電量雖比交通事業只多2%,但已比台鐵、高鐵、捷運、公路系統加總還要多。「每當我講到這項數據時,醫院都很緊張,醫療體系和交通體系都是二氧化碳的貢獻者,如果叫飛機、輪船減碳,醫療體系才更應該率先減碳。」

光做好S 還不是好醫院

台灣的醫院在談地球永續ESG(Environmental Social Governance)時,大部分談的是S,光講社會責任是不夠的,光做好S不會是個好醫院。這也是簡又新到台灣醫院倡議永續發展時,很容易被接受的原因。「老實講,醫院的白色巨塔,即代表不透明,但永續就是要透明,不透明就無法永續。」這也是聯合國對ESG報告書的要求:誠信透明。

醫院永續第一要務,一定要有中長程計劃,該中長程計劃是全院工作人員加社會利害關係人一起討論出來。他舉例說,台灣少子化讓很多學校關門,可是2000年大家就知道少子化了,少子化不是今天才發生的,大學自己要很清楚20年後有沒有學生。一樣的道理,少子化、高齡化對醫院也產生很大衝擊。

現在企業有ESG,大學有ESG,醫院也有,整個台灣風潮起來了,但他卻發現很難建立共識,主要是懂得ESG的人才難培育,所以基金會開了很多培訓班,如企業永續證照班、企業氣候變遷證照班、永續金融證照班等,他現在打算開設一個健康永續管理證照班,教導醫護如何跟得上世界潮流,加入節能減碳行列。

簡又新接受有故事專訪,事前認真準備了手稿。

因應世界潮流 醫療管理須提升

「世界變化太快了,我們念大學時,那有什麼氣候變遷。可是這時代有了,而且轉變很快,就必須處理及重新學習。」基金會開設的培訓班很熱門,幾乎秒殺。像是健康永續管理師專班,與一般的醫學管理不同,需要合併起來一起做,讓以前的醫療管理和現在的一起提升。

簡又新說,以前到企業倡議,他是孤獨行,大學跑了5、6年才有成績,唯獨醫療體系跑很快,讓基金會更想協助醫療體系,不斷往上提升。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