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簽署投資限制命令: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之間的平衡
文/蔡鎤銘
二○二三年八月九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允許美國財政部禁止或限制美國對「受關注國家」在半導體、量子資訊技術和人工智能三個領域的投資。這一政策旨在維護國家安全,避免美國的高科技領域技術被外部勢力濫用。
然而,這一政策也引發了廣泛的爭議,突顯了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之間的微妙平衡問題。本文將探討拜登政府簽署的投資限制命令,評估其對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的影響,以及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
以國家安全為優先
拜登政府堅定地強調,對外投資的限制是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在當今世界,高科技領域的發展既帶來了商業機會,也伴隨著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美國擁有許多高度敏感的技術,它們不僅在商業領域具有戰略價值,也在軍事和情報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因此,確保這些技術不被外部勢力利用來損害美國國家安全成為首要任務。 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在全球範圍內備受重視,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發展軍事和情報能力,使其國家免受威脅,特別是在現代網路戰和信息戰的背景下,保護敏感技術和信息變得至關重要,因此,拜登政府採取對外投資的限制措施,旨在確保美國的國家安全不受威脅。
經濟利益考量 維持市場原則
然而,對外投資的限制也引發了對經濟利益的擔憂,高科技領域是美國經濟的一個關鍵引擎,制約投資可能會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一些批評者認為,政府的介入限制了企業的自由,阻礙了創新和商業增長。此外,一些人擔憂這一政策可能會削弱美國的國際競爭力,導致美國失去市場份額,從而損害經濟。
對外投資的限制也引發了對中國大陸等國家的反應,這些國家可能採取類似的措施,對美國企業的投資進行限制,從而製造貿易壁壘,這種情況可能對國際貿易和全球供應鏈產生負面影響,最終傷害美國經濟。 拜登政府試圖通過這一政策維持美國市場原則的長期承諾,政府聲稱,這不是脫鈎或斷鏈,而是在特定情況下採取的一種保護措施,美國不希望完全隔離,而是在確保國家安全的前提下繼續推進國際合作,政府強調這一政策不是對市場的敵對干預,而是確保市場的健康和穩定。
儘管政策已經簽署,具體的實施和監管規定尚未明確,這引發了一些爭議,一些人擔心政府可能會濫用權力或缺乏透明度,政府需要制定明確的規則,以使這項政策能夠平衡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監管規定的制定需要充分考慮商界的需求,確保投資者和企業有明確的指南,以避免不確定性和混亂。
保守派的立場和批評政府回應以國家利益為重
保守派的批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時間問題:保守派認為政府的反應速度太慢,他們主張政府應該立即禁止私募股權和風險資本對中國大陸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業的投資,而不是採取逐漸實施政策的方式,他們認為國家安全問題緊迫,不容拖延。
二、缺乏明確性:政府的政策未能明確規定政策的最終實施時間,導致投資者不清楚政策何時會對他們的投資產生影響,這種不確定性對市場產生了不必要的波動,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
三、對中國大陸股票和債券的投資組合未加以限制:政府的政策沒有包括對中國大陸股票和債券的投資組合投資的限制。這意味著美國投資者仍然可以通過這些間接渠道投資中國大陸的高科技企業,這在保守派看來是一個漏洞。
四、不同意將政策視為符號性:保守派認為政府視政策為符號性,未採取足夠堅決的行動來應對國家安全問題,他們認為政府未能充分理解國家安全的緊迫性。 政府對這些批評提出了反駁,強調新政策的複雜性,政府方面表示,這些政策需要在充分考慮國家利益、金融市場穩定和國際合作的情況下謹慎制定,強調政策並不是單純的「脫鈎斷鏈」,而是在確保國家安全的前提下保持開放投資。拜登政府還表示,政策的最終實施將根據公眾意見徵詢的結果來確定,政府強調在決策方面要權衡各種因素,以確保國家利益最大化。(本文作者為經濟學博士、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