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美萍・圖/姚全豐
台灣早期嬰兒出生唇顎裂很多,羅慧夫院長創始的長庚醫院整形外科又因功能性發展了4個次專科:「顯微外科」、「顱顏外科」、「燒燙傷及一般整形科」、「外傷整形外科」。其中「顱顏外科」延續唇顎裂治療甚深,1978年羅慧夫院長派陳昱瑞醫師到美加學習顏面骨骼手術,一年半學成歸國。1999年陳昱瑞已經是「世界顱顏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揚名國際。
師從陳昱瑞 主攻「正顎手術」
以「顱顏外科」來說,唇顎裂是一支,另一支著重在頭骨與顏面骨結構問題,如:眼距過寬、顱顏裂、顱縫早閉等先天顱顏畸形或發育異常。以唇顎裂患者為例,顎裂縫合之後上顎骨發育相對會較遲緩,隨著下顎骨骼發育成熟,容易導致上下顎咬合不正。改善上下顎骨相對關係的「正顎手術」,正是姚全豐主攻的專業技術。
「算起來,我大概是陳昱瑞老師第8位學生,2002年起陳昱瑞老師就陸陸續續開始指導年輕主治醫師正顎手術,第一個學生是余忠志醫師,後來自行開業,第2個學生是現任長庚顱顏外科主任林政輝醫師,我則是2014年才受教於陳昱瑞老師。」
協助八仙塵爆生命鬥士 找回自信與笑容
唇顎裂治療的歷程中,初期做嘴唇修補,唇補好後做顎裂修補,通常在10歲學齡時,需要做齒槽骨修補,這些都修補好了之後,大約18歲左右,當骨骼完全發育成熟後,就考慮做正顎手術。姚全豐說:「患者的骨骼前後如果差距很遠,牙齒咀嚼就會出現困難。同時也可能伴隨顏面不對稱等外型缺陷。」
「咬合不正」分為三個類別:第一級是「臉型正常、牙齒咬合異常」、第二級是「爆牙、小下巴」、第三級是「戽斗」,也就是閩南語中俗稱的「戽斗」,指下巴長,呈現出下顎骨突出、前牙錯咬、凹型臉。
參加首屆成人之美的案例曾先生,就是因為顏面不對稱,2020年於桃園長庚顱顏外科接受「正顎手術」。「他高中時就發現自己牙齒交錯、臉型不對稱的問題,礙於對手術風險跟費用的考量,並沒有立即在成年後就接受正顎手術。曾先生可以稱得上是一位鬥士,他是八仙塵暴嚴重燒燙傷的病危患者,經過非常辛苦的二年燒燙傷復健過程,重新回歸社會正常生活,一切都穩定了之後,才決定來完成人生清單中的一項:正顎手術。」
「他是屬於不對稱的臉,需將上下顎骨個別切開後轉正,對齊臉部的正中線,並以鈦金屬骨釘骨板牢靠的做骨骼的固定,手術之後再配合牙齒矯正。」姚全豐主刀,陳昱瑞指導,基於顱顏外科與矯正牙科治療的高度相關性,桃園長庚顱顏中心門診旁邊就是齒顎矯正門診,方便患者就醫。桃園長庚醫院顱顏中心同時並配置2D攝影室、3D攝影室、錐束電腦斷層儀、語言治療室,完全以患者角度出發,醫療整合完備。
曾先生遭受了八仙塵暴的公安意外,醫院每天發出病危通知,但他以「活下去」的堅定意志力,走出了生命中最大的困境,重新活過來的他,一直想想完成高中未能實現的心願:「正顎手術」。如今,他可以很自信的面對人群,咀嚼食物也更輕鬆。「手術大概開了5、6個小時,恢復追蹤狀況也非常好,終於讓他擺脫歪下巴,從此不再害怕露牙,更願意展現笑容,也終於敢拍正面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