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中國行可能鎩羽而歸?!
文/何溢誠
美國國務院20日正式宣布,國務卿布林肯將於24至26日前往中國訪問,並在上海和北京與中方高級官員會晤。美國務院官員向媒體簡報行程時表示,布林肯將向中方表示維護台灣海峽和平穩定帶來的長期利益,並傳達「在5月20日就職典禮前這段重要而敏感的時間,所有國家都應對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避免採取可能升高緊張局勢的挑釁行動,並展現克制」。
同一天,美國聯邦眾議院以 311 比 112 票通過總價約950億美元的立法預算計畫,將向以色列、烏克蘭和台灣提供安全與軍事援助。以色列與烏克蘭、台灣紛紛表示感謝,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更公開表示「謝謝你,美國」,俄羅斯方面則趕緊發出回應批評美國加深全球危機,干涉中國內政。
然而,把台灣和目前正打到焦頭爛額的烏克蘭和點燃中東火藥庫一觸即發的以色列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相提並論,是好是壞?那可真是見仁見智了!更何況,中方並不承認「中美共管」台海情勢,還把他定義為「外部勢力干涉」,可能變成美方越說,中方越做。不僅無法相向而行,反倒背道而馳。
這不,中國商務部19日發布公告,對原產於台灣的進口聚碳酸酯反傾銷做出最終裁定,認定被調查產品存在傾銷,從20日起徵收最高22.4%的反傾銷稅、為期5年,受影響的例如CD光碟、桶裝水瓶、行李箱、手機外殼等產品,影響產值估計達到250億。經濟部雖說要幫助業者降低稅率,轉移市場至歐美、東南亞以及非洲等。然而,遠水救不了近火,這些產能本就針對大陸,產值也來自大陸,一時半刻能轉移多少出去,業者多半不敢持太過樂觀的態度,只能淪為賴清德520就職大典的犧牲品了。
除了台灣人所關注的台海議題以及賴清德就職前,中國大陸會給出什麼排頭外,中美大國之間的博奕,較勁早已擺在檯面上,按照美國過去在訪問開始之前,總喜歡先立個下馬威,增添製造談判籌碼,就在宣布布林肯即將訪中之際,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業啟動301調查,時間上堪稱十分湊巧。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國商務部研究院新發佈了一份名為《美國對外援助的偽善本質和事實真相》的調查報告,該報告把美國對外援助的「國王新衣」扒個精光,指證歷歷,美國對外援助的所有目標都是為了達成自身利益最大化,完全無視受援助國家的發展和長遠利益。凸顯出了美國赤裸裸的利己主義、干涉主義、霸權主義的野心。而援助本身,大多更是空頭支票。
綜觀世界局勢,美國受困亦受制於俄烏戰爭與以阿衝突,這也要錢,那也要武器裝備,蠟燭兩頭燒,真有點應接不暇、應付不了,當然不樂見台海生波,所以動作頻頻;中國則是發揮戰略定力,雖然對台外交攤牌、經濟制裁,但仍然高倡和平統一的主旋律,偶有武統聲音也只是小插曲,甚且多半是說給台獨分裂份子暨美國外部干涉勢力聽的,針對性明確。
布林肯此行,可能既佔不了便宜也討不到好處,預料中美雙方仍是各自表述,難以凝聚共識。
以上言論不代表卓越電子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