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ocietyTechGeneral

十大傑出女青年張瑋軒

打造性別平等、多元共融的社會

2023年,Me Too浪潮席捲台灣,促使社會更加重視性別暴力。致力多元共融DEI(Diversity、Equity、Inclusion,多元性、公平性、共融性)的吾思傳媒創辦人暨執行長張瑋軒,是Me Too浪潮的重要推手之一,不僅身兼作家、創業家、女性網路社群意見領袖,還是政策研討會議的積極參與者、公眾對話和教育的推動者,現更獲選為第26屆十大傑出女青年。

中華民國歷屆十大傑出女青年協會6月28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中華民國第26屆十大傑出女青年頒獎典禮」,由立法院院長韓國瑜出席為第26屆十大傑出女青年頒贈「金鳳獎」獎座,鼓勵本屆女傑在其專業領域之精彩貢獻,並對性別平權、女性力量的表達高度重視。選拔委員會主任委員暨中華民國歷屆十大傑出女青年協會理事長邱淑媞表示,本次的選拔主軸為「永續不凡- 無限 女子」,用意在彰顯年輕女力於達成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議程之時代意義。

影響台灣的20大女性之一

就讀台灣大學歷史系時,張瑋軒便深深好奇,歷史、社會、媒體是如何形塑女人,故修習諸多性別學、心理學、戲劇學課程。畢業後,她前往英國倫敦政經學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LSE)留學,攻讀性別與媒體碩士,更激發其對追求性別公平、社會正義的熱情。

張瑋軒長期致力於性別平權與多元共融,創辦的吾思傳媒(女人迷)是全台最大女力媒體社群平台。

回台後張瑋軒在電影公司負責數位行銷,她和朋友陳怡蓁在某次聊天時有了「想打造一個以女人為主的網站」的想法,因此找了同學蔡純如一起創辦吾思傳媒。她打造的社群網站女人迷,現已成為台灣現在最知名的女力媒體社群。在Me Too浪潮中,張瑋軒成功串連多個非政府組織,如現代婦女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台灣防暴聯盟等,倡導「不讓受害者一個人活動」,引起廣大的迴響。

曾被《數位時代》雜誌評選為影響台灣20大女性之一的張瑋軒,在2017年被選為參與亞太經合會的代表之一,曾多次參與國際會議講述青年創業、性別發展政策,為台灣發聲。

2018年,張瑋軒受美國國務院邀請,以台灣代表的身份參與國際領袖人才參訪計畫(International Visitor Leadership Program,IVLP)。此計畫已有80多年歷史,旨在邀請世界各國各領域傑出人士,或未來可能擔任重要職務者,赴美短期參訪;張瑋軒受邀,足證國際社會對她的高度肯定。

持續推動台灣DEI認證指標

在性別公平上的努力,讓張瑋軒獲聘為台北市政府的性平委員,為台北市政府內部的資源整合貢獻一份心力,並透過與國內知名人力銀行及LinkedIn、KPMG(安侯建業)等國際知名企業合作,達成產業間的共融交流,推動台灣DEI認證指標,並創建多元共融願景獎,鼓勵企業發展多元共融生態系。

張瑋軒也與Google合作,推動Women in STEM孵化式學習經驗,增進女力的科技能力,並獲頒佛光山「真善美傳播獎」。她所率領的團隊,也曾入圍聯合國日內瓦計畫中的全球最佳公民科技應用獎(WSIS Prizes);她還參與聯合國 NGO CSW(The Commission on Status of Women,婦女地位委員會)第67屆的演講,分享推廣DEI的經驗。

張瑋軒(右四)帶著團隊持續推動台灣DEI認證,為台灣打造多元共融的社會環境。

隨著知名度、影響力日增,張瑋軒不僅曾受邀與總統對談,還擔任TED等公眾對話與教育平台的主持人、演講者,並撰寫《親愛的,別害怕與眾不同》、《把自己活成動詞》等4本書,宣揚性別平等、多元共融等理念。

「只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就不會在意會遭遇多少困難、挑戰。」張瑋軒指出,在推廣性別平等、多元共融等理念的過程中,總有人不認同,或認為此為不急之務,或在Me Too浪潮趨緩後,原本的義憤填膺已冷卻,只能一一去克服,無暇煩憂、沮喪。

期待在更大舞台上發光發熱

獲頒十大傑出女青年獎後,張瑋軒計畫應用更多媒材,促進國人對於性別議題的認識和參與,也期待可透過更多的國際合作和公眾教育,繼續倡導性別平等、多元共融,更期待未來可將自身的經驗和熱情,帶到更大的舞台,為台灣、亞洲的性別公平和社會正義,做出更大的貢獻,創造一個更公平、更包容的世界。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