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GeneralEconomics

顧民生  拚經濟  找回富足生活

文/李振麟

民生經濟是人民日常生活中,最為敏感的經濟議題,要如何讓生活物價穩定、減輕百姓負擔、調整產業結構、維持經濟成長,是最重要的四大挑戰目標,也是政府責無旁貸的天職。

台灣在推動工業化過程中,就民生產業而言,無論是紡織、食品、機械、餐飲飯店與觀光旅遊等行業,長年以來政府為其特定領域,制定了許多保護政策,成為國家扶植的對象。然而隨著民生經濟高度成長、技術上不斷革新,還有商品的質量要求,工業生產能力有所提升而改善。當原始勞動力逐漸老化,希望將更年輕的層次納入,以滿足勞動力需求時,卻面臨人力資源短缺問題。

最主要的是年輕職員嚴重不足,每年的畢業生,與產業相關所需的專業人數有限,甚至於可能只有數百到一千人左右,各行各業在徵詢員工的時間上也有所延長,最主要來自於年輕一代,對於工作環境與內容都有所挑選,也比以往投入更多的個人喜好思維來考量。

規劃與善用中高年齡層員工

近年來,傳統產業在徵詢新進職員方面,越來越不如以往般容易,因此業界缺工情況嚴重,各行各業都面臨人才需求挑戰,尤其是公司行政人員需求迫切,卻很難找到合適人選,即使有了新人,卻可能因為個人的專業知識與能力條件,並不符合該職位要求,如此一來,不僅需要更多的時間與財力投入培訓,員工本身的流動性也偏高,成為雇主最煩惱的人才資源問題。

企業界普遍意識到,台灣人口逐漸走向老化趨勢,終有一日,產業界的勞動力重心,將可能走向以五十至五十九歲的年齡層人士為主力。但是要如何輔佐中高年齡層重新回到生產線,或協助企業雇主添購自動化設備,以解決缺工問題成為這幾年來,國發會、主總處等政府部門一直在努力的目標,如鼓勵退休人員,從事每天幾小時的兼職工作、旅遊導覽師、社區保全警衛以及簡易型工廠作業員,甚至於保潔人員等職務,都是人才資源回流的一種方式。

給予較佳的待遇條件  以吸引更多人力投入

各行各業都面臨人力短缺不足的困境,一般在高端科技技術上這類型的工作者才有較高的薪資待遇。然而目前人力資源嚴重短缺,唯有企業主事者本身,先行改變傳統低薪與福利條件思維,適度地將薪資與福利結構調整,才有機會吸引有經驗的長者投入,甚至於更多年輕人願意嘗試。

政府相關部門也應協助民間企業修法與獎勵推動各類有利政策,來解決市場所面臨的人力資源困境,包括二度就業的中高年齡長者、年輕學子、退休人士、新住民以及外勞等,尤其是適時建立中高齡聘僱的優惠制度,將他們納入勞動市場,才有機會改善長年以來的人力資源失衡,為市場注入新的活水。

每個人對於職業的追求與期待,往往也不盡相同,在不同的職業別中,某些職場對於中高齡層的人才需求並不排斥,如餐飲、旅社飯店、服務業與門市零售業,往往這類型產業,對於二次就業的長者是歡迎的,不僅願意提供高薪,也規畫了許多儲備幹部培訓計畫,重新回到人群社會,讓長者們感受到存在的社會價值與認同感。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