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跳島到登陸的高雄林文皓
推廣人與文化的再融合 尋找兩岸青年的相處新模式
文/曹舜
來自高雄的林文皓,不只作為「新金門人」,也正在大陸作為一名台灣來的新村民,與洄游青年一同尋找鄉村新生機。
從跳島計畫到登陸發展
出生於高雄左營的國宅,林文皓從小耳濡目染下對中國大陸歷史、文化、環境等各方面產生了好奇,求學時期則致力於研究從國共關係到兩岸關係。2016年時他選擇「跳島」,繞開台灣城市前往金門大學就讀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正式踏上福建地區。
回憶起在金門的學習經驗,林文皓認為不只能吸收理論知識,也一線肉眼「觀察」大陸的發展,並多次參加交流。最特別的是能日常體驗閩南地區形成的「泉廈金生活圈」,大學期間也前往陝西師範大學接觸行政管理學系,進一步適應大陸生活。
研究所時期,林文皓則前往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更加深入兩岸關係研究,進一步以整合理論研究泉廈金地區之間的「新四通」政策,亦即通水、通電、通氣到通橋。疫情結束後也再次前往大陸至山東大學交換,並期許著從事兩岸相關工作。在2023年畢業回到金門服役期間,由於遇上大陸出台福建作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政策,他注意到了「閩台鄉建鄉創」領域,因此希望將所學以及對鄉村的好奇、對農村的情懷、對大陸的探索慾望與工作發展相結合。
從海上看翔安轉而從翔安看金門
所謂的閩台鄉建鄉創,正是大陸政府希望借鑑台灣的地方創生與社區營造經驗,引入台灣團隊為鄉村振興尋找契機。林文皓則因緣際會落地了廈門市翔安區內厝鎮,並往相鄰的泉州市南安市水頭鎮勞光村探索延伸,於特別的兩市交界處進行日常調研。在落地參與中,他與本地人合夥組成了「鑫門町(廈門)文旅有限公司」正式開啟創業之途,也發現鄉村提供了廣大的腹地讓台灣青年有一展長才的機會。從學習對地方的人、文、地、產、景進行綜合的梳理、與村民的溝通認識,也重新由不同視角思考金門的問題。
對他來說打從創業開始就沒有工作與生活、平日與假日的區別,希望在大陸的磨練中培養自己進行文化資源整合的能力。並且思考著依託金門的區位優勢,以及對南安、翔安的血緣、商緣、神緣等等上千年割捨不斷的連結之中找出地方創生的契機。他也感受到,到大陸發展勢必需要與當地融合,並特別有熱忱與願意洄游返鄉創業的青年共同打拼,進一步締造熟人社區和情感聯結,逐步從「家」到「家園」,形成生活共同體。
邁向「金門廈門沒有門、廈門泉州融金門」
林文皓在日常工作生活時也觀察到「新四通」持續在整合推進著,他認為泉廈金生活圈不是新概念,而只是恢復歷史上的常態,不論民生工程需求與商業趨勢,或快或慢都是邁向融合。因此未來金門廈門之間勢必能從所謂的「門對門」與泉州整合成華僑歸國的大門,讓彼此之間不再需要門,而能共同面向東南亞乃至更廣闊的「新絲路」發展。
至於在未來實體兩岸陸橋通之前,「人」的橋梁、文化的橋梁也要先行更加暢通,才能更好地融合。因此林文皓覺得閩台鄉建鄉創不只是尋求外地人與本地人的融合,更是一個藉由金門青年到大陸地方發展而撮和本地人之間的再融合,尋找兩岸青年的相處新模式,以從新型態的發展之中抱團尋找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