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蛇年乘勢而上台灣經濟開展新局
文/陳錦稷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5/02/15622.jpg?resize=708%2C466&ssl=1)
邁入二○二五乙巳蛇年!乙巳在六十甲子中為「覆燈火」,加上木火相生,火勢更旺、光明更勝以往,在社會及經濟運行上將帶來明顯變化,環境變動甚至動盪,對外發展機會大幅增加。而蛇象徵靈動與智慧,若能把握變化的契機,台灣經濟可望「乘勢而上」。乙巳年將以創新變革為主旨、開創新局為目標。在國際與國內局勢交織之下,形成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國運格局。
擺脫疫情之後,全球經濟面臨通膨壓力,各國央行快速升息又帶來衰退隱憂,隨後的降息格局,經濟持續復甦,就業狀況穩健,但俄烏戰爭及地緣政治風險依然高度存在。川普上任更為全球政經局勢帶來高度的不確定性。台灣如何像蛇一樣發揮靈活的特性,將會是乙巳蛇年台灣經濟發展的關鍵。
川普在一月二十日重新就任美國總統,其「美國優先」的施政方針將使全球政治經濟局勢變得更不確定。新成立的「對外稅務局」用來向外國課稅,包括川普先前提過的加拿大、墨西哥的二十五%關稅,要對中國大陸加徵的十%關稅,預計將由此一新部門主責。另外川普標榜讓美國再次偉大,並揚言發動「貿易戰2.0」。
在加徵關稅、強化出口管制的同時,川普政府將透過貨幣政策與技術封鎖,進一步壓制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動能。以半導體與電子零組件產業為例,台灣雖然擁有技術優勢,但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加上美國法律的長臂管轄,也使台灣難以脫離美中之間的博弈風險。若川普推動更嚴格的技術出口管制,可能影響台灣廠商對中供應鏈的參與,進而拖累相關產業營收。
面對挑戰,台灣需採取積極策略。持續深化與美國經貿合作,把握拜登時期美台之間建立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促進貿易便利性並爭取技術合作。同時,台灣廠商也要有加速非紅供應鏈布局的決心,開拓東南亞、南亞與歐盟市場,實現市場多元化。
對中國大陸而言,外有川普壓力、內有不動產泡沫化帶來的經濟嚴重衰退風險,其經濟在蛇年恐怕只能求穩。往年供不應求的茅台「生肖酒」,今年的「蛇茅」銷售慘淡、乏人問津,顯示經濟下行的趨勢日益明顯。專家甚至斷言,二○二五年中國大陸經濟將陷入「四大皆空」的泥淖,也就是股市、房市、匯市、債市皆承受壓力。要如何繼續紅色大國的經濟神話,恐怕會是三月初全國人大會議的重要議題。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去年十月就提出警告,中國大陸經濟規模已經大到無法繼續依賴出口導向來推動經濟成長,除非轉型為消費驅動模式,否則未來經濟成長將下滑至四%以下。
相形之下,經濟的靈活性讓台灣能夠持盈保泰。近年來台商回台投資金額屢創新高,降低貿易戰可能對投資中國大陸的台商造成衝擊;政府更持續推動供應鏈的「去紅化」,減少未來中美再次嚴重對峙的可能風險。尤其是台灣經濟重要支柱的半導體產業,近年來逐步將成熟製程轉型為先進製程,希望避開中國大陸廠商大舉入侵成熟製程市場所造成的「價格血海」。此外,台灣在先進製程上的持續領先,早已甩開中國大陸競爭對手的威脅,並成為全球AI產業發展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當我們將視野轉向東協市場,台灣長期推動的「新南向政策」已顯現成果,並進一步升級為「新南向2.0」,聚焦數位經濟合作。該計劃以智慧城鄉、智慧交通、智慧醫療與智慧製造四大領域為核心,輸出台灣的創新解決方案,位於泰國的「台北智慧城」即是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這項計劃結合台灣的技術優勢與當地需求,深化雙邊經貿合作。同時,為增強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經濟部選定美、德、日及菲律賓作為關鍵布局基地,協助產業群聚並拓展全球影響力,朝經濟日不落國的願景邁進。
展望二○二五乙巳蛇年,台灣正以靈活應變與持續創新的精神,積極應對國際政治經濟局勢的各種挑戰。深化與美台經貿合作,推進非紅供應鏈戰略及延續新南向政策,展現台灣在全球政經局勢中的穩健力量。未來,台灣將聚焦產業升級與科技創新,特別在智慧製造、數位創新與永續轉型上,鞏固台灣在全球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加速市場多元化布局,深化與東協、南亞及歐洲經濟合作,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的風險。透過靈活調適與高效應變,台灣正穩步前行,為實現經濟日不落國的願景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