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ocietyGeneral

曾經的戰地奇蹟  如今的觀光棄子

經濟蕭條死寂下,馬祖縣府團隊該覺醒了

文 / 卓越媒體集團 徐邦浩社長

曾幾何時,馬祖憑藉其獨特的戰地文化、軍事遺跡與壯麗海景,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探訪。然而,如今馬祖的觀光產業卻陷入低迷,衰退跡象愈發明顯。根據最新的228連假訂房率統計,馬祖的表現在全台各縣市中敬陪末座,訂房率僅29.69%。這不只是冰冷的數據,更是一記警鐘,警示著馬祖觀光的頹勢已不容忽視。

昔日軍事重地  今朝門可羅雀

馬祖曾是高度軍事化的戰地前線,駐軍人數在高峰時期達到數千至上萬人,這些軍人不僅是國防支柱,更是當地經濟的主要支撐。然而,時移勢易,如今馬祖的觀光產業早已陷入長期衰敗,駐軍撤離後的經濟斷層未能補足,地方政府的怠惰與無能更是讓這場衰退雪上加霜。

根據統計,東引地區在鼎盛時期曾駐紮約6,000至7,000名軍人,但至2002年已驟降至約2,000人,如今整體駐軍規模亦已減至約2,000人左右。這樣的變化本應促使地方政府思考產業轉型,制定應對策略,然而馬祖施政者卻如夢遊般對現實視而不見,放任觀光衰敗,讓整座島嶼陷入經濟死寂。

台灣本島早於1987年解除戒嚴,金門與馬祖則在1992年結束軍管,軍事部署逐年縮減,這一變化帶來的不僅是軍事重心的轉移,更是地方經濟結構的劇變。然而,當其他離島如金門、澎湖積極推動特色觀光、發展文化產業之際,馬祖卻仍舊停滯不前,毫無產業規劃可言,政府機關無作為、缺乏遠見,甚至連最基本的行銷策略都一片空白。

曾幾何時,金門也面臨軍事撤退的經濟衝擊,然而他們懂得自救,打造戰地風情、發展高粱酒業、活化老屋再生等,成功塑造了獨特的旅遊品牌。而反觀馬祖,觀光政策多年來如同一灘死水,地方政府不僅毫無創新能力,甚至連基本的行銷資源都未能整合。這樣的怠惰,不只是施政上的疏失,更是一場慢性自殺,讓馬祖一步步走向不可逆的衰敗深淵。

駐軍減少並非馬祖觀光崩盤的唯一原因,真正的問題在於,當地方發展面臨關鍵轉折時,政府是否有能力帶領地方邁向新的發展模式。遺憾的是,馬祖的官員不僅無視這場危機,甚至在訂房率持續低迷、旅遊市場被邊緣化的情況下,仍以「事不關己」的態度敷衍應對。這種毫無擔當的施政方式,無異於親手葬送馬祖的未來。

當澎湖透過燈光藝術節吸引大量遊客、金門以戰地文化結合高粱酒創造經濟奇蹟時,馬祖卻只能靠著殘存的軍事記憶苟延殘喘,毫無創新、無力求變。這種毫無遠見的治理模式,已經讓馬祖徹底淪為觀光發展的棄子,難道這就是馬祖人民應得的未來?

馬祖北竿大坵島素有「梅花鹿島」的美稱,宛如置身日本奈良更極具特色

觀光資源豐富 行銷卻荒腔走板

馬祖擁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包括戰地風情、八八坑道高粱酒、藍眼淚奇景等,理應在離島旅遊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然而,現實卻是令人不忍直視:無論是行銷策略、旅遊配套措施,還是活動規劃,馬祖的觀光推動始終顯得雜亂無章,欠缺整體性與長遠規劃。

從本次228連假訂房率來看,台北、苗栗、南投等地成功運用活動帶動旅遊潮流,如指南風景區賞櫻祈福、泰安櫻花季、北港燈會等,讓訂房率衝上六成以上。反觀馬祖,連假期間卻毫無吸引力可言,甚至比受0403地震影響的花蓮還低。這是否意味著馬祖的旅遊政策已經淪為一灘死水?

從施政者的「事不關己」態度,看見馬祖的未來

面對如此慘淡的觀光數據,縣府與交旅局的反應卻令人失望。當全國旅遊市場競爭激烈,各縣市無不竭盡全力吸引旅客時,馬祖的相關部門卻依然維持「事不關己」的姿態,毫無危機意識,讓當地鄉親對未來感到絕望。

王忠銘縣長若仍不調整施政方向,勢必將為馬祖的觀光沒落背負歷史責任。當其他縣市領導人積極推動觀光轉型、提升基礎建設時,馬祖卻仍停滯不前,甚至毫無應變能力。若繼續惡化下去,下屆選舉,鄉親將以選票做出最直接的回應,用蕭條來終結王縣長的政治生命!

結語:馬祖的觀光絕非無解,關鍵在施政者的態度

馬祖的觀光產業不該成為一場無聲的殞落,關鍵在於施政者是否能夠認清現實、勇於改革,並學習其他成功縣市的策略。否則,當其他離島都在蓬勃發展之際,馬祖卻只能在沉默與荒涼中,成為被遺忘的孤島。

閱讀延伸:台灣儼然成為動物煉獄!前產發處長為求標案虐殺83隻梅花鹿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