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SocietyEconomics

中美貿易戰勢必攪動台海局勢

文/李振麟

川普重返白宮,台海關係受到新政影響更為敏感,在「美國優先」思維下,台灣要向美支付更多保護費,甚至於必須購買更昂貴的軍事裝備,以及增加在美設立製造單位,以填補差額不足部分。另一方面美國也退出「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協議機構,川普認為OECD全球稅收協議結果,不僅允許各國對美企業收入有境外管轄權,還限制美國所制定的企業與工人利益稅務政策。美方退出後,各國可能採取不同的稅務條款,進而引發全球稅務貿易戰,加劇雙重課稅風險。

另一方面,川普對鄰近的加拿大、墨西哥加徵二十五%關稅,中國大陸則加徵十%,此舉對於全球貿易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台灣是依靠墨西哥的低廉勞動力與美墨加協定(USMCA),在美墨邊界設立工廠或倉庫。如果美國加徵關稅,將促使企業營運面臨挑戰。課稅下推高進口成本並衝擊供應鏈,造成國際間的貿易交流緊繃,台灣企業務必要關注川普政策,以降低營運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一再提到台灣,認為九十八%晶片生意都被台灣搶走,唯有採取關稅訴求這些製造業才可能回來,川普也認為產業回歸時,也就是美國人民自由富有的開始。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表示,美方調查人工智慧DeepSeek,是否在規避管制下而取得輝達晶片的動作,市場普遍認為美方對於晶片過度管制,尤其是課徵高關稅將帶給科技產業不利影響,因為成本高漲也同樣推動下游商品價格,不僅通膨回頭,也有可能促使製造業,再度轉移至低廉區域生產,雖然美國是最大的消費市場,但卻不是唯一的市場。

台灣產業需走向全球化布局

台灣製造業在面對川普的關稅戰開打,唯有走向全球化布局,才是調整風險的方式之一。藉由產能全球分散,以及強化在地供應鏈合作,才能靈活應用以面對國際經商環境變化,降低營運風險。

當前經貿環境下,台灣產能最大的藥品製造商「保瑞集團Bora Group」,便是採以深耕全球化以及計劃性研發與代工生產,並且積極開發新的行銷通路,持續優化與供應鏈間的合作分配,以增強公司業務的彈性應用靈敏度,在全面採取FOB(離岸價)運作下,相關稅務則由客戶自行負擔即使進口關稅調整,對其報價與成本結構上的衝擊性,仍然是有限。

以筆電起家的「宏碁集團ACER」董事長表示,面對川普對墨西哥開徵二十五%關稅,之前轉向墨西哥生產的三百多家台灣製造業者,包含「鴻海」、「緯創、「仁寶」等廠家都深受影響,台灣在世界產業鏈的地位不容忽視,目前業界都在觀望川普政策的持續性與後續影響,綜合風險考量後,初步先將在美國組裝的生產比重調整,並轉回台灣、中國大陸或東南亞。

近期,川普宣示「對等關稅」計畫後,藉由此策略運用,矯正雙方貿易交流上的對等關係,以解決「貿易逆差」最終目的,並暗示「對等+關稅」,將可能取代之前的普遍關稅計畫。川普的「對等關稅」其實就是對等貿易的一種手段運用,以解決長年以來的貿易逆差現象。

美國設計研發 台灣專業代工  共創雙贏的最佳模式

若川普的施政重點僅在於強化美國境內生產提升自家經濟,就無法再去思考成本問題,面對客戶要求下,也只能忍痛前往美國設廠,在高成本環境下,想辦法去擠壓出企業獲利空間。未來的半導體產業在體系上可能出現新的型態,也就是一個世界下,三種不同的經營管理制度,包含「美國USA」、「中國China」、與「其他國家Others」,也就是區分成為「美國市場的製造供應鏈」、「中國市場的製造供應鏈」以及「其他市場的製造供應鏈」。

商品出貨到美國部分,唯有至美設置生產據點,才能避開高額稅金以降低成本,並專責服務於美國市場。今日到底要如何在這逆全球貿易化的博弈經商環境中挑戰,要如何在這佈局中,還能確保原有的利潤所得,成為所有企業界需要思考的嚴肅議題。

美國總統川普說,要對台灣晶片加徵關稅,近日一連串的關稅大戰,引爆各界關心。唯有再一次強調,台美雙方長期以來在半導體產業上,已經建立起互利互惠的最佳合作模式,並且是成果豐碩,共同推動世界科技發展。唯有持續在「共創雙贏」的夥伴關係下,由美國「設計研發」、並交由台灣製造業執行「專業代工」,才是台、美雙方共創雙贏的最佳模式。

相關文章連結:建立互利互惠的最佳合作模式  才能共創雙贏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