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表態對鋼鐵徵收高關稅
文/李振麟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表態要對進口到美國的「鋼鐵」和「鋁」產品徵收二十五%關稅,其關稅對象包含加拿大、中國大陸、日本、歐盟等國,最終目的在於解決各國對美的貿易逆差,以及美國國內沉疴已久的美債問題。
雖然川普並沒有透露新關稅將於何時生效,但表示原本對於加拿大以及墨西哥的二十五%關稅計畫,先暫停一個月,對於中國大陸商品,則加徵十%關稅,後續又宣告執行,川普的政策多變而無所適從。
雖然川普認為,關稅政策將有助於減少國內消費者對於進口產品的依賴,並達成重振美國製造業的最終目標。然而,在現今全球通膨仍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高關稅政策也將可能導致通膨回頭,並帶給國內消費者更高價位。川普的高關稅訊息釋出,對於美國的金融股市,皆造成不小的衝擊影響,無論是道瓊或納斯達克指數,紛紛以下跌作收。然而,也有不少本土鋼鐵製造商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對於進口鋼品徵收關稅之舉,可以給予國內市場帶來一個公平競爭環境,並提振美國本土鋼鐵業者的營業利潤,這些政策將有利於保護美國的鋼鐵產業,免遭外來的低廉鋼價衝擊。
川普經貿策略 可能由「普遍關稅」轉向「對等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令,針對所有鋼材和鋁材加徵二十五%進口關稅,而且沒有任何例外與豁免權,因此長年輸美的韓國鋼鐵與鋁材出口量,將可能因此大幅減少,韓國通商部長與鋼鐵製造業主,召開緊急會議商討相關因應之道,討論到底要如何處理美國徵收關稅的嚴肅問題。川普的「對等關稅」將使得所有出口商的貿易條件變得平等,為了能保護工業界利益,韓國希望能採用「配額制度」,以限制出口量來換取之前的關稅豁免權。
對等關稅就是對等貿易的手段運用,以去除貿易逆差,在川普的「對等關稅」措施下,估計「印度」與「泰國」將可能首當其衝,因為長年以來,他們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徵收平均,已經是遠遠超過美國對印、泰兩國的徵收金額,如此完全違背川普所期待的「對等貿易」交流。
川普宣示「對等關稅」計畫後,以確保藉由關稅運用,矯正雙方貿易上應有的平等待遇,也就是達成去除「貿易逆差」的最終目的,並暗示「對等+關稅」措施,將可能取代之前的構思計畫。如今新興亞洲經濟體,將面臨更高的稅務風險,亞洲各國勢必派員加強與川普間的溝通談判。如印度總理莫迪,即將與川普會晤,討論增加美國液化天然氣進口來符合「對等貿易」條件,泰國也在考慮增加美國商品進口,以符合「對等貿易」要件。
川普加碼關稅風暴 相關名單恐掀起貿易戰
如今,川普正在編列對美貿易不公的國家名單,特朗普簽署一份備忘錄,在審核其「匯率」與「貿易逆差額」等相關項目上,要為每個國家制定新關稅。白宮也特別指出歐盟的某些政策條款,造成美國出口商處於不利地位,如今川普簽署備忘錄,並要求在一百八十天內提出「互惠貿易與關稅」計劃報告,並於四月向總統提交,這份計畫公告將拉開全球貿易談判序幕。
為達成削減貿易逆差赤字,川普將雙邊貿易差額,視為衡量彼此間經貿關係的晴雨表,在此思維下,制定出可能達成對等互惠關係的經濟計劃,要為目前惡化的美國經濟努力一搏。他說,「這一切只是在做公平的事,這些國家向我們收取費用,都遠比我們向他們收取的費用還要高得很多,但是那些日子將要過去了,這是我們早就應該要做的事,如果在美國投資生產製造,就沒有關稅問題。」除了歐盟被點名外,川普也計畫將對「印度」、「越南」和「泰國」等國的貿易關係重新評估,因為這些國家對美商品的進口關稅較高,卻又依賴著美國作為出口的主要市場。
在川普與「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會晤前,莫迪已自行調降美國摩托車等關鍵項目的進口關稅,並與川普先行簽署備忘錄。「泰國」與「越南」官員也表示,他們正在重新審查與美國的貿易條款;歐盟方面則表示,將致力與美國保持密切的夥伴關係,而台灣是否也在這名單中,各方是屏息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