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亞太靜脈暨腸道營養學會議在台北30國家逾千名學者共商跨域前瞻趨勢
2023年第23屆亞太靜脈暨腸道營養學會議(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Society of Asia,簡稱PENSA)將於19-22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將有超過千名來自30個國家的營養醫療界專家學者群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冠疫情過後跨領域前瞻趨勢與創新服務,包括疾病營養與治療方式的進展。這是台灣靜脈暨腸道營養醫學會成立30年來,第三次舉辦大型國際會議,也是全球營養醫療界的國際盛事。
2023PENSA在台北
台灣靜脈暨腸道營養醫學會理事長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王照元表示,PENSA是為營養醫療專業人士所舉辦的特別學術會議,也是由亞洲醫師及臨床營養醫療工作人員共同組成的學會;PENSA大會最早於1995年5月在泰國清邁舉行第一次會議,會議上由來自日本、韓國、中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巴基斯坦、印度等國醫師共同成立。
「PENSA對世界各國該領域工作的醫師、藥師、護理師及營養師們來說,是一個分享最新專業知識,並交流靜脈和腸道營養領域新方法和挑戰的絕佳機會。」王照元理事長指出,PENSA當初成立的目的就是設置亞太靜脈暨腸道高峰論壇,提供各國營養醫療從業人員討論和交流該地區獨特營養科學的臨床經驗及科學數據,提升整體照護品質,同時透過教育方式建立醫師對病人營養醫療重要性的共識,至今已與美國靜脈暨腸道營養醫學會、歐洲靜脈暨腸道營養醫學會同享國際聲譽與影響力。
今年PENSA 2023的主題是「疾病營養與治療方式的進展」,將有30多場會議、超過65位專家演講者和來自30個國家的1,000多名參與者出席,「難得的是美國、歐洲、亞洲及拉丁美洲四位重量級的理事長都將同時出席。」王照元興奮地說,這是國際間對台灣腸道暨營養學發展很大的肯定。大會當天除了邀請各國頂尖講師帶來最新的科學演講外,還將安排全體會議和互動研討會,供所有參與者砌磋臨床經驗和想法。
剛接掌台灣靜脈暨腸道營養醫學會理事長暨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的王照元,積極引進企業經營的概念,帶領營養醫療團隊並配合政府居家醫療的發展,並透過多方募款挹注大會進行與學會發展,讓台灣營養醫學的好被全世界看見。
營養學曾是個冷學問
台灣對腸道暨營養學的推展始於1993年,由前台大校長陳維昭所創立的「台灣靜脈暨腸道營養學會」,王照元是學會創始會員之一,他清楚記得自己的會員編號是第11號。歷經30年成長茁壯,至今會員人數達到3,648人,遍布各大醫學中心及醫療院所,包括醫師、藥師、護理師及營養師等,整合相關人才與資源,群策群力,是少見跨領域的醫事菁英團體,在國內醫療事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台灣靜脈暨腸道營養學會曾在2000年及2012年各舉辦過一場PENSA,獲得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肯定與回響,奠定了台灣為國際營養醫療重鎮的地位;台灣靜脈暨腸道營養學會更進一步鏈結全國各大醫院醫療品質審核、營養治療小組及靜脈暨腸道營養課程設計、臨床及基礎醫學研究的整合發展,將營養治療專科化,成為亞洲臨床營養醫學的領頭羊。
「人生不是只有一個選擇!」讓王照元從原本單純的外科醫師,走出手術室踏入陌生的營養學領域探索,學習到如何使手術後病人的照護更為精進。他回想起30多年前,跟多數每天拿手術刀的外科醫師一樣,努力鑽研手術技術的精良,就像武俠小說中「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般,期許自己成為「天下第一刀」。
有一天,高醫小兒外科教授陳少勳當著王照元的面感嘆說:「高醫外科沒有醫師想學營養」。那時營養學還是冷門的領域,術後住院病人不是打葡萄糖水就是生理食鹽水,當時老師問他想不想學營養,盡管王照元意願不高,仍不敢違逆老師的指令,還自我安慰:「能被老師相中就要偷笑了。」於是他成了高醫第一位跨領域學習營養學的外科醫師。
王照元還常自掏腰包參與台灣靜脈暨腸道營養學會舉辦的各項研習活動,並勤讀相關論文期刊,加上自己的臨床經驗,有了心得之後,就嘗試投稿國內外期刊,並獲邀出國發表、學習。在國外聽了多場演講及觀摩,王照元驚訝國外營養學非常先進,光是營養點滴就有許多種,在病人手術後營養就開始介入,以改善病人的住院流程、縮短住院天數,讓病人可以早日進食、恢復體能狀況;反觀台灣明顯落後許多,還停留在施打葡萄糖及生理食鹽水的階段。「以前缺乏營養觀念,老師傳授的是,病人腸胃道手術後要休息,一星期內不能進食。」但國外在術後24到48小時就開始給病人進食,病人獲得充分的營養自然復原得快。「到底老師教的對,還是老外講的對?」他開始產生疑惑。
除了進食時機差別外,國內對於術後住院病人幾乎一律施打5瓶點滴,包括2瓶葡萄糖水、2瓶生理食鹽水及1瓶乳酸林格氏液的做法,也引發王照元的好奇:「80多公斤病人打的點滴怎麽跟50幾公斤病人一樣?」他自己做研究找答案,從國外所學開始,先對病人的身高、體重、營養狀況及相關疾病進行監測,再計算、評估適當的劑量,評估其需要多少熱量、蛋白質等,再進行客製化的調配,不再是早年大鍋飯式的5瓶點滴液,大大提升了病人的營養照護品質。
當時還有老醫師駁斥王照元醫師亂學「三流學問」;王照元尊重老師的觀點,私下仍堅持依科學方法執行。「結果老師教的那一套術後要住院二星期,我做的這一套術後只要住一星期即可。」王照元看到病人獲得明顯的改善,2005年正式引進國外術後24小時進食的做法,並傳授給教年輕的醫師。當時高醫營養支援系統尚在啟萌階段,他一步一腳印從無到有,從好到更好,逐步建立起制度。他從先吸納人才做起,向內科、小兒科、小兒外科醫師溫情喊話,再整合藥學部、護理部及營養部等相關科室人力,共組專業團隊;接著盤點各種營養針劑,要求所有團隊成員都要懂得脂肪乳劑、蛋白質、葡萄糖三大營養素。在病人手術隔天開始提供營養治療,讓病人不需再挨餓7天才進食,成為台灣最早應用術後快速復原的醫療團隊。
高醫的營養照護及靜脈營養照護 走在台灣最前端
高醫住院病人的營養照護,以及後來發展的居家靜脈營養照護,皆成效卓著,分別在2013及2017年榮獲國家品質標章(Symbol of national Quality,簡稱SNQ),是國內第一家在醫療營養方面取得兩個標章的醫院。王照元也因而被推選為第16屆理事長。今年8月,高醫更攜手百特醫療成立全台首家「亞太區居家靜脈營養治療培訓中心」,開拓國際醫療經驗,並提升醫療人員訓練系統化,為治療中因營養不良所苦的病人,提供高品質、高安全移轉的在宅醫療方案。
2021年全球陷入Covid-19疫情困境,時任部立屏東醫院院長的王照元便與高醫著手雙邊合作計畫,2022年輔導屏東醫院成立營養醫療小組,獨立執行居家靜脈營養照護服務,使原本醫療資源較為缺乏的屏東縣市民眾,能就近醫療減少奔波之苦,並享有高品質的居家靜脈營養照護,嘉惠屏東地區居民。
靜脈營養治療是指病人無法經由腸胃道攝取或飲食不足以維持身體所需時,將濃縮營養素經由靜脈途徑注入人體內,供給病人身體需要之營養,維持生命並提升營養狀態。居家靜脈營養治療即當病人不需要住院時,透過病人家屬等照顧者學習靜脈營養治療,在家繼續接受治療。
「在宅醫療在歐美已推行多年,再加上Covid-19大流行,驅使全球醫療的變革,在台灣也不例外,在宅醫療趨勢已銳不可擋。」高醫能協助病人在家接受靜脈營養輸液,且能更換點滴管路及營養輸液以補充日常所需的營養,成效相當顯著。香港及國內醫療院所都曾派員前來接受訓練,透過「亞太區居家靜脈營養治療培訓中心」的啟動,相信能為國內的營養醫療跨團隊成員提供最完整的訓練規劃,協助病患熟悉居家靜脈營養照護,提高在宅醫療的人數及穩定居家治療的品質,為台灣靜脈營養在宅醫療建立「居家營養照護-高品質新生活」的目標。
隨著高齡化的趨勢,靜脈及腸道營養治療和居家醫療或老人醫學息息相關,例如老人家需要開刀,適時補充營養才有體力進行手術;居家靜脈營養治療適用腸阻塞或麻痺、大量小腸切除、腸道皮膚瘻管,或腸道營養吸收不良有死亡風險的病人,可解決病患因吸收不良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及營養不良等問題,通常在住院病患病情穩定,經營養醫療小組評估後,介入教導患者或患者家屬,順利轉為患者自行回到家中進行照護。
曾有一名2歲8個月大的病童,罹患先天短腸症,小腸只有36公分,比一般嬰幼兒120至200公分短少許多,面臨營養攝取不足的危機,在高醫進行小腸延長手術後,接受營養醫療小組的評估,安排媽媽學習居家靜脈營療,在家進行近兩年的居家照護,體重從3.3公斤增加到13.5公斤,在高醫及家人的守護下讓生命得以成長茁壯。如今已成功脫離居家靜脈營養,進入幼兒園快樂上學了。
另一名55歲婦人因大量腸道切除,導致營養不良,體重只有24公斤,剩下骨頭的重量,身體虛弱到需人攙扶,後經高醫營養醫療小組評估,接受長期居家靜脈營養照護,3個月內體重回升至35公斤,生活恢復正常。2018年曾偕同夫婿出席高醫舉行的「居家靜脈營養工作坊」,與來自香港及台灣各大醫院的專家學者,共同分享護腸DIY的心路歷程。夫妻倆再三感謝高醫團隊提供在宅長期照護,讓他們重拾幸福的家庭生活。
因應長照的社會需求,高醫9月另與委託高醫經營的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咀嚼吞嚥機能重建中心」合作,以「融新滙舊、以跨領域整合:倡導靜脈營養照護,納入改善吞嚥障礙的要素」計畫,希望藉由口腔清潔教導、健口操及多項評估量表的介入、舌壓器的測量,來探討是否能將居家靜脈營養治療照護加入咀嚼吞嚥機能提升元素,如果可行的話,將推行到全國各醫療院所。
近30年來全球健康照護有很大的進步。王照元表示,這次年會把現在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提出討論,例如營養和手術、重症加護、癌症及微菌叢等的相關性;營養和小兒、高齡者的健康照護也關係密切,還有術後快速復原及免疫功能等,把營養相關學門整合在一起,每個領域的重量級學者共聚一堂,激盪火花,盛況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