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lusiveGeneral

選後的心聲

文/邱文通  

台灣總統、立法委員大選過後,有位好友在Line上貼了個越南妹子徵婚友的抖音短片,同時寫道:「已經有幾個朋友決定跟她去越南種香蕉,離開這個沒有公理正義的傷心地!」我回答他說:「坐看雲起,笑談三國。」 為什麼這麼說?

試想,同樣是國會三黨不過半,當選的不是賴清德,而是國民黨的侯友宜,會是如何呢?會不會等於在鼓勵所有政治人物當選政府公職之後,為了一己的更上一層樓而捨棄了當初對選民的承諾?又或者是民眾黨的柯文哲當選,他們在國會只有不分區的八席立法委員,那能期待台灣政治有寧日嗎? 最終是民進黨的賴清德當選了,而國民黨成為國會的最大黨,若再加上親國民黨的兩席無黨籍立法委員,形成未必強大卻實質有力的制衡力量。

可預期的是,未來四年的台灣政局,將一直處在合縱連橫的境地,新總統的四年任期,可能陷於「忍辱未必能負重,不忍辱則政難出內閣」的窘境,這看似不幸,但讓友邦對過去有「執拗記錄」的賴總統更放心,不也是幸嗎? 不少政治觀察者解讀,台灣「政治三國」的分合,要等到四年後揭曉,而競逐年輕族群的選票已然成為三黨的重中之重。

此種立論,是耶?非耶?是耶,是因為四年後年輕的首投族又增加近百萬人,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非耶,是因為國際局勢變化難測、國內政經挑戰方殷,況且台灣民意如流水,與其偏重年輕族群的選票,不如認真傾聽人民的聲音,用心降低百姓的不滿意度。

嚴格說來,台灣的出路,始終在於良善的社會力,而不是鬥爭的政治力,職是之故,大家與其務虛地期待出現聖哲政治家組成大有為的政府,不如務實地關注並實踐台灣的好─民主政治的好、自由開放的好、自然景觀的好,以及人文底蘊的好。如此一來,當我們「行到水窮處」,還能夠真正輕鬆地「坐看雲起時」,甚至在「偶然值林叟」時,更可以「談笑無還期」。  

本文作者邱文通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