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文通 照片/聯經出版
醫生為誰而戰?醫療環境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在《行俠仗醫,以醫弘道:吳明賢的與善同行之路》一書中,以醫者的視角,道出醫療現場的真實樣貌與反思,帶領讀者走進醫師的世界,理解醫療體系的運作,並思考我們該如何打造一個更好的醫病關係。
這本書由聯經出版發行。書中的點點滴濟,不僅是給醫界同仁的寄語,更是所有關心健康、關心醫療體制、關心生命價值的讀者不可錯過的作品。新書發表會於 2 月 6 日(四)下午在2025 台北國際書展藍沙龍登場,前副總統陳建仁、台大名譽教授林肇堂、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許金川等醫界與學術界的重要人士皆到場支持,見證一場關於醫學、信念與時代變遷的深刻對話。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5/02/0206%E3%80%8A%E8%A1%8C%E4%BF%A0%E4%BB%97%E9%86%AB%EF%BC%8C%E4%BB%A5%E9%86%AB%E5%BC%98%E9%81%93%E3%80%8B%E6%96%B0%E6%9B%B8%E7%99%BC%E8%A1%A8%E6%9C%83.jpg?resize=708%2C472&ssl=1)
當醫生不再是鐵飯碗,醫療環境該何去何從?
吳明賢院長,從嘉義的小鎮少年,到成為台灣頂尖腸胃科權威,他見證了台灣醫療的發展與變革。他深知,「醫師的醫術,就如同大俠的武功,必須用來守護弱者。」但當醫師這條路不再是鐵飯碗,而是一條充滿壓力、責任與無數挑戰的道路,還有多少年輕人願意投入這個領域?
醫療,是一種行善,也是一場堅持。本書收錄了他多年來對醫療體制的觀察,醫病關係的變遷,以及在疫情時期對醫護同仁的鼓勵。
他不避諱地談論醫師的困境——超時工作、低薪高壓、醫療糾紛風險升高,使得許多年輕醫師選擇離開醫院。當醫療體系對醫生不友善,最終受害的,會是整個社會。
![](https://i0.wp.com/readfi.news/wp-content/uploads/2025/02/%E6%9C%AC%E6%9B%B8%E4%BD%9C%E8%80%85-%E5%8F%B0%E5%A4%A7%E9%86%AB%E9%99%A2%E9%99%A2%E9%95%B7%E5%90%B3%E6%98%8E%E8%B3%A2-%E8%A1%8C%E4%BF%A0%E4%BB%97%E9%86%AB%EF%BC%8C%E4%BB%A5%E9%86%AB%E5%BC%98%E9%81%93%E3%80%8B%E6%96%B0%E6%9B%B8%E7%99%BC%E8%A1%A8%E6%9C%83-%E6%9C%83%E5%BE%8C%E7%B0%BD%E6%9B%B8.jpg?resize=708%2C472&ssl=1)
我們該如何打造更好的醫療環境?
醫院不只是治病救人的場域,更是命交會、善與善連結的所在。吳明賢認為,醫療不應只是短視的政策,而是一種長遠的系統思維,需要考量全局,尊重病患,也尊重醫師。
在書中,他帶領讀者回顧台大醫院的發展,從常德街一號開始,到跨越濁水溪,醫療如何走入更多人的生命。他書寫同行醫者的故事,那些堅守信念的醫師,如何在現實壓力下仍選擇站在病人身邊,展現醫者仁心。
「醫學,是以科學解決病苦的善行,而非單純的工作或技術。」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希望透過本書傳遞給讀者的價值。
他在書中提問:「我們要如何讓醫生不只是燃燒自己的生命來行醫,而是能夠健康地、長久地、用專業與熱情守護更多生命?」
這不只是醫界的問題,而是全民都應該共同關心的課題。
這本書不只是醫師的回憶錄,而是一本關於醫療價值、生命意義與時代變遷的深刻紀錄。
📖 《行俠仗醫,以醫弘道:吳明賢的與善同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