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鋼鐵產業的發展與因應之道
文/李振麟

美國總統川普表明要對全球鋼、鋁產品加徵二十五%關稅,政策直接影響各國鋼鐵製造業。對台灣而言,鋼鐵股卻聞聲順勢大漲,但負面影響與利多各半,台灣必須採取「多元化」途徑,彈性地靈活應用調整策略,以因應全球鋼鐵業的變化。
台灣鋼鐵產業歷經多次重要發展途徑,逐漸具備國際現代化層級,也成為全球鋼鐵市場中重要的國家之一。一九四○年間,「唐榮」在高雄成立第一家民營鋼鐵企業,也就是「唐榮鐵工廠」,採以「電爐煉鋼」技術,並以「廢鋼」為主要原料。後續台灣政府於一九六八年間規劃成立中國鋼鐵公司(中鋼),登入十大建設之一,提升國內鋼鐵品質並降低進口依賴,一九七七年開始進入產能,成為台灣最大的公營鋼鐵企業。
中鋼的成立,不僅減少進口依賴,帶來供應上的穩定性,也推動台灣當地的經濟發展,逐漸成為全球鋼鐵主要出口國之一,其產品銷往全球一百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截至二○二三年市場競爭越趨激烈,台灣鋼鐵製造業面臨新的挑戰,在全球鋼鐵產業變化中,中鋼將不再追求產量,而轉型專注於鋼鐵產品創新研發和高質量,打造更專業、精良的核心能力,塑造起差異性的競爭優勢,以適應全球市場新的變化和市場消費需求。
川普課稅 鋼鐵股卻大漲?
美國總統川普表明要對全球鋼、鋁產品加徵二十五%關稅,政策直接影響各國鋼鐵製造業。對於台灣而言,這反而是一項利多消息,因為消息一出,台灣鋼鐵股聞聲順勢大漲,包含燁興、第一銅、聚亨、大成鋼、新鋼等上市櫃鋼鐵股,皆強勢攻漲停。

為何川普課稅,鋼鐵股卻大漲?研判幾種可能情境:
一、本來全世界進口到美國所有鋼、鋁貨源都不同,因此競爭力大,如今統一進口條件皆為二十五%關稅,則所有進口鋼品競爭條件,反趨向於相同。因為這些大量出口到美國的鋼鐵以及鋁材國家,因為關稅增加而提高出口售價,進而也影響在美市場競爭力。
二、在232關稅條款中,取得進口免稅額度的國家,包含日本、韓國、加拿大、巴西、墨西哥、歐盟等鋼鋁製造業。在川普強調施行「對等關稅」全面徵稅二十五%下,232條款中的免稅額度取消或限縮,這些國家銷美的鋼、鋁品關稅勢必調漲。相對而言,對於台灣業者銷美競爭力上,反而是項利多政策,因為各國銷美的鋼鐵稅率,將跟台灣一樣,台廠的競爭壓力變小,因此導致台廠鋼鐵股大漲。
三、烏俄戰爭已出現美國、俄國與烏克蘭三方的停戰談判曙光,再加上近期的洛杉磯大火,使得當地面臨大規模的重建工程,以及二○二八年的洛杉磯奧運即將來臨,種種訊息皆意味未來三年內,需要大量的工程重建計畫,帶動鋼鐵消費需求預期性提升,對於全球鋼鐵產業鏈而言,將是一個關鍵性的成長推動力量。
如今,隨著美國川普政府,對於鋼鐵和鋁材加徵關稅的政策即將實施,企業為求避開更高的稅負壓力,導致提前搶貨進料,將鋼、鋁產品早日運往美國產業界反而能獲得更多市場訂單,因此也從川普的關稅政策中受益,因為消費需求上升以及資金青睞下,成為投資者優先選擇,鋼鐵股也因此有了上漲動能。
歷經這幾年的「中美貿易戰」、「地緣政治衝突」,以及「中國大陸鋼品傾銷」等因素,全球鋼鐵消費市場,進入景氣循環低潮期。尤其是二○二四年受到美國通膨降溫不如預期,「聯準會」降息一再延遲,導致市場買氣低落,鋼市因此不斷地跌落而走下坡,尤其是來自於中國大陸的產業過剩,低價出口外溢傾銷,而破壞市場行情,造成經營環境更加艱困,讓各國的製造業雪上加霜,最終唯有中國大陸加強宏觀效應並減少生產,才出現「止跌回升」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