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EventsEconomics

美債成為地緣武器?日相怒嗆拒讓步,拋售警戒拉響!

文/吳逸家

日本首相石破茂 圖/維基百科

美國財政部與日本官員,在華盛頓舉辦第二輪雙邊會議,經過130分鐘深入討論,由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和「貿易代表」賈米森·格裡爾Jamieson Greer,與日方代表.「經濟振興大臣」赤澤良成Ryosei Akazawa會面,雙方針對「關稅」與「非關稅」,以及「國家經濟安全」等重要議題,進行貿易協商,最終並沒有達成任何共識。

會議中,美方對於總統川普,事先所提出「汽車和汽車零件」、「鋼鐵」和「金屬鋁」三項暨徵收25%關稅部分,皆拒絕進行任何實質性討論,唯要求日方必須全盤接受美方開立條件,以及敦促日本降低關稅,並指責日本削弱日元匯率,以獲得貿易出口優勢,但被日方斷然否決,日本表示會採取相關措施,減少對美貿易順差等政策,在雙方堅持立場上激烈對話,最終陷入僵局而無共識。

在雙方不歡而散下結束這場會議,日本首相石破茂清楚表達日方立場:「美國要以汽車關稅要求日方妥協,這是絕對不可能,唯一方式是日本努力減少對美貿易逆差。」會議結束後,日本也出現情緒性反應,持以近一兆美元的美債當籌碼,並喊話大陸一起來拋售,在汽車產業壓力下,後續會把美債問題升級為第三輪談判項目之一,如果會議走向失敗一途,日方可能在六月份美債到期日同時大舉拋售,藉此給予美方壓力。

國債與財政是國際金融市場關切重點,今日美國政府已籠罩在債務違約陰影中,如果美債不幸成為國際間的政治角力工具,債務危機風險將難以掌控。此舉如果是中日有意聯合打擊美國金融體系,地緣政治對抗將升溫,台灣產業鏈深嵌在中、美、日三方之間,夾縫中的金融壓力更大。台灣外匯存底在美債比例過高,務必降低持有為安,當美債成為各國談判籌碼時,金融商品風險也隨之增加,商品價值穩定性亦不再存有。

若日本與中國同步大舉拋售美債,將是一場全球資本市場「大地震」。在美元急貶效應下,台幣升值壓力大增,嚴重影響出口競爭力。另一方面,全球資金轉向避險(黃金、現金),勢必造成外資撤出台股債市而下跌,如果台灣央行此時持有大量美債,美債價格下跌時,帳面將出現嚴重損失;美元因此貶值,美債價值亦直接打折扣,長年累積下來的國家外匯存底損失,將更是難以估算。

本社專欄作家 吳逸家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