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ocietyTechGeneral

《蘇菲:紐約異想世界》 新書分享感動登場

5月6日下午,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曼菲劇場」舉辦的《蘇菲:紐約異想世界》新書分享會,圓滿落幕。這是一場關於堅韌、藝術與慈悲的生命對話,更是一段跨越半世紀的中華女性故事,溫柔地撼動人心。

這本由羅蘇菲女士所著的作品,以溫暖而犀利的筆觸,回望她與丈夫陳憲中先生從政大校園相戀,攜手赴美白手起家的青春歲月;再到60歲後勇敢轉身,站上崑曲舞台的藝術圓夢之旅,以及長年陪伴旅美華人、推動文化與公益的深厚實踐。

活動現場眾星雲集,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先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院長何曉玫教授與導演王正方先生齊聚一堂,與來賓一同分享書中點滴與背後未說完的故事。

《蘇菲:紐約異想世界》新書分享會,左起王正方、陳憲中、羅蘇菲、林懷民和何曉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提供

羅蘇菲從病榻走向書桌與舞台

羅蘇菲童年摔傷頸椎,臥床八年,靠閱讀《國語日報》自學語文,13歲康復後重返校園,自學成才,取得碩士學位。她笑稱:「我數學不好,但文字能走天下。」

60歲開始學聲樂、京劇,名師驚艷收徒,後登上紐約林肯中心演出,與羅曼菲合作崑曲×現代舞經典作品《尋夢》,感動導演李安當場落淚。羅蘇菲說:「60到80歲是黃金人生,我學我喜歡的事,活得比任何時候更像自己。」

身為羅曼菲老師的二姐,羅蘇菲不只是親人,更是創作伙伴與心靈支持。兩人從小感情如母女,崑曲《尋夢》正是妹妹病中為她編排的作品。蘇菲感性分享:「我們像共用一個靈魂,她在天堂看我演完這場戲。」

陳憲中好比現代孟嘗君

在美經營印刷廠之餘,陳憲中夫婦接手創辦《Street News》街友報,為無家可歸者提供工作與希望。即使虧損也從未喊停,她說:「我們沒賺什麼錢,但從沒停止幫人。」

在紐約華人圈,陳憲中幾乎無人不知。他不只經營印刷廠,還成了眾多藝術家、導演與學者的「靠山」。導演王正方說:「憲中是我認識的現代孟嘗君,不管你是做藝術、拍紀錄片還是剛來美國討生活的人,他總是先幫再說。」

對此,陳憲中卻總是一笑置之。他說:「我只是剛好可以幫,就幫了。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曼菲劇場」舉辦的《蘇菲:紐約異想世界》新書分享會,座無虛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提供

夫妻年老生活的情趣與默契

「我有三個小孩兩個女兒,當然他們小的時候,我是幫他們梳頭、梳辮子。現在她們都長大成人了。現在每天早上起來要幫老公梳頭。今天也是我幫他梳的。如果我不幫他梳,他就會看起來像·愛因斯坦!」羅蘇菲這段話在當時現場引起一陣哄堂大笑。

王正方形容羅蘇菲與陳憲中的關係,猶如金庸小說中的黃蓉與郭靖。他指出,羅蘇菲的聰慧與靈巧,與黃蓉的形象相似,而陳憲中的沉穩與正直,則讓人聯想到郭靖。這對比喻突顯了兩人性格上的互補與深厚的情感連結。

《蘇菲:紐約異想世界》是部華人女性史詩

《蘇菲:紐約異想世界》不僅紀錄個人經歷,更見證一段跨越家庭、藝術、文化與慈善的華人女性史詩。從一位臥病孩童到成為林肯中心的崑曲票友;從移民妻子到舞台主角;從默默幫助學生、遊民,到今日分享舞台的發光者。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曼菲劇場」正是為紀念羅曼菲而設,劇場設施亦承蒙其家人慷慨捐贈,其中蘇菲女士更是推動力量之一。這不只是一本書的發表,更是一段文化傳承與藝術延續的再現。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19013?loc=M_0009_001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